《红楼梦》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,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,其内容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。本文通过分析《红楼梦》中的情节和人物,揭示了书中对人口发展与生育问题的深刻关注。贾家等四大家族面临的人口稀少问题,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的人口困境。战争、疾病、社会风俗等因素对人口增长造成了严重影响。书中通过各种情节和角色的设定,提出了促进人口增长的多种方法,包括提倡早婚、婚前教育、实行一夫多妻制、改善妇女地位、改革税制等。同时,书中也探讨了阻碍人口发展的因素,如疾病、宗教信仰、社会风俗等。最终,通过这些措施和改革,清朝人口实现了显著增长。
这部古典文学巨著,其核心主题之一,也是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议题,就是人口发展与生育问题。贾母和王夫人,作为贾家的长辈,他们最为关切和焦虑的问题是什么?那就是贾家的人丁稀少,家族人口无法得到迅速的增加和扩充,这成为贾母和王夫人等人心中最大的一块心病。刘姥姥在与贾母的对话中,讲述了一个关于两代单传,差点导致家族绝后的悲惨故事,最终因为观音送子,才使得家族有了后代。原文中这样描述:“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,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,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,哭的什么似的。后果然又养了一个,今年才十三四岁,生的雪团儿一般,聪明伶俐非常。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。”刘姥姥的这番话,恰好触及了贾母和王夫人内心深处的担忧,连王夫人也听得入神。
展开剩余87%通过刘姥姥讲述的故事,贾母和王夫人的心病被巧妙地揭示出来。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王夫人家族中两个儿子,一个不幸早逝,另一个则成为家族唯一的希望,同时也暴露了整个贾家人口稀少的严峻现实。不仅如此,故事还透露了四大家族中其他家族的人丁状况,如薛家虽有母亲在,但父亲已故,后代仅有薛蟠和宝钗两人;林黛玉的母亲早逝,只留下她和父亲相依为命;刘姥姥自己也是丧夫,儿子和孙子都是单传;袭人的家庭同样命运多舛,母亲守寡,只有哥哥一个亲人;晴雯更是凄惨,无父无母,仅有一个哥哥。在《红楼梦》中,每个家庭的人丁皆稀少,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,而且更严重的是,父辈中十有七八都已经离世。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?
焦大在回忆中提到,是他将国公从死人堆中背出,这足以说明战争导致了大量人员的死亡,尸体堆积如山。明末清初的连年战争,使得无数家园荒废,人口锐减到十不存三。据史料记载,康熙初期的人口数量才达到六千多万,这与现在上海的人口数量相比,也仅仅多出两个上海的人口。如此稀少的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,到处都呈现出人烟稀少的景象。当时,战争不仅给汉族人口带来了巨大的损失,满族,尤其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口减员情况更是严重。可以说,战乱是清朝初期人口稀少的首要原因。
在探讨了人口稀少的严峻现实之后,作者提出了加快人口增长的可能方法。书中提倡男女尽早结婚,甚至实行一夫多妻制。秦可卿的角色在书中承担了促进人口增长的重要任务。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房间午睡时,做了一个春梦,在梦中有人教导他如何行房,并且还有实际的演练。从秦可卿房间的布置来看,这里无疑是一个一流的男女行房教学场所。让我们来看看文本中的具体描写:
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【甲戌侧批:此香名“引梦香”】袭人而来。宝玉觉得眼饧骨软,连说:“好香!”【甲戌侧批:刻骨吸髓之情景,如何想得来,又如何写得来?[进房如梦境]】入房向壁上看时,有唐伯虎画的《海棠春睡图》,【甲戌侧批:妙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,其联云:云:嫩寒锁梦因春冷,【甲夹批:艳极,淫极】芳气笼人是酒香。【甲夹批:已入梦境矣】
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,【甲戌侧批:设譬调侃耳,若真以为然,则又被作者瞒过】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,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。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,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。宝玉含笑连说:“这里好!”秦氏笑道:“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。”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,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,【甲戌侧批:一路设譬之文,迥非《石头记》大笔所屑,别有他属,余所不知】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,款款散了。
仔细观察整个房间的摆设以及所点的香,每一样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设置的,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和提升男性的荷尔蒙水平。随后,宝玉步入梦境,在那里他遇见了警幻仙姑,并进入了一个充满幻觉的境界。这个幻境的背景主要是根据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传说来构建的。为何选择碧霞元君作为背景呢?因为碧霞元君在北方的许多地区被视为妇女和儿童的守护神。她专门负责人间的求婚、求子以及儿童的健康事宜。因此,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对这位保护妇女儿童的神祇给予了极高的重视,他们不仅为庙宇题字,还亲自敕封。雍正皇帝题写的匾额是“福绥海宁”,同时他还敕封了福建的妇女保护神陈敬姑为天后娘娘。皇帝们为何不为那些大型寺庙题字敕封,却偏偏关心这些规模较小的庙宇,原因不言自明——国家需要人口,需要大量增加人口。
再来看这段文字:“既然已经遇到令祖宁荣二公剖腹深嘱,我实在不忍心看到你独自为我闺阁增添光彩,却被世俗所抛弃。因此特地将你带来这里,用灵酒让你沉醉,用仙茗让你沁心,用妙曲让你警醒,再将我的妹妹,乳名兼美,字可卿的女子许配给你。今晚正是良辰吉时,你们即可成婚。不过,让你领略这仙闺幻境的风光尚且如此美妙,更何况尘世间的景象呢?从今往后,你必须彻底改变,领悟前情,专注于孔孟之道,投身于经济之术。”说完这些,警幻仙姑秘密地传授宝玉云雨之事,然后推他进入房间,并将门轻轻掩上,自行离去。
警幻仙姑直接告诉宝玉,她受荣宁二公的委托,负责教导他如何进行房事。这实际上是清朝皇子们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,因此秦可卿房间内的家具和摆件几乎都与皇室有关。此时的宝玉大约十二岁。清朝为了加速人口增长,将男女的结婚年龄提前,女性为十二岁,男性为十五岁。但根据保育学习的时间,男性的结婚年龄应该更早,大约在十二三岁。
要实现人口的持续发展,还需要确保百姓拥有稳定的粮食来源。秦可卿在临终前托梦给王熙凤,详细交代了如何确保子孙后代能够生活稳定,不受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,避免流离失所。她建议购买祭田,在祭田中设立私塾,这也是康熙和雍正时期极力推行并劝导的政策。祭田对于人口的稳定繁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秦氏道:“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,只是无一定的钱粮;第二,家塾虽立,无一定的供给。依我想来,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,但将来败落之时,此二项有何出处?莫若依我定见,趁今日富贵,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,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,将家塾亦设於此。合同族中长幼,大家定了则例,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、钱粮、祭祀、供给之事。如此周流,又无竞争,亦不有典卖诸弊。便是有了罪,凡物可入官,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。便败落下来,子孙回家读书务农,也有个退步,【蒙双行夹批:幻情文字中忽入此等警句,提醒多少热心人】祭祀又可永继。”
更为重要的是,通过探春的改革,用具体的案例详细演绎了火耗归公和摊丁入亩的方案。探春实施的第一项措施,就是取消了宝玉、贾环、贾兰三人上学的点心、纸笔月银,这项开支是以上学为名的,实际上李纨、赵姨娘两人。第二项措施,她把各位姑娘每月头油粉钱二两银子也取消了,因为各位姑娘每月都有固定的月费银子,这项开支实际上是重复的。第三项措施,探春发现家仆中赖大家的花园管理有独到之处,于是联想到大观园中每年所产的稻米、竹笋、莲藕、花、果、鱼虾等,年产价值可达到四百两银子,但这些资源全都浪费了。因此,她提出委派园中服役的婆子、媳妇分别承包起来,除了给姑娘们的头油、脂粉、花瓶、鸟食等费用外,各自享有剩下的盈余。探春的改革,在纠正贾府的弊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。这虽然写得委婉,但本质依然没有改变。以前收税是按人头收,导致许多老百姓家里人多,地却很少,就要负担不该负担的税费。摊丁入亩就是按地亩之多少,折算成银子,如大观园折算四百两银子。作为确定纳税的数目。地多者多交,地少者少纳,无地者不交。有了这样的好政策,没有地或地少的穷人也就不用害怕多生几个孩子了,这对应对人口增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。探春的大观园承包折算因子计算,虽然使用了委婉的承包方法,但是非常明确地涵盖了摊丁入亩。
对于耗羡归公,虽然说得有些模糊,但意思就是那个意思。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,指的是地方官在征收钱税时,会以耗损为由加收税费,更主要的是耗羡还是重复加收税费。形象点说,就像宝玉等人,收领了月钱二两,又多收领一份上学的年费用八两,实际上收了两次钱。
事情是这样的,收税首先是征收粮食,由于粮食在储存过程中会被耗子麻雀偷吃,所以要在征收税费的基础上多增加一点,比如增加一百斤粮食。然后,又把所有征收的总量折算为银子,要求农民交银子。但是碎银子不便管理和运输,还要把碎银重新熔铸成大银锭。在此过程中,银子又有损耗,需要在原来折算好的银两总数上再次加收银子。整个过程中,由于没有收实物粮食,实际上不存在损耗,结果却如宝玉收取了双份的银子。被袭人领走的二两银子,宝玉实际上并没有使用,不存在损耗。贾宝玉还用一个故事来说明火耗,那就是林子洞里的耗子去一个储藏无数粮食的特大仓库里偷粮食。
小耗子道:“此去管比他们偷的还多呢。”众耗忙问如何比他们巧呢?小耗道:我不学他们直偷。我只摇身一变,也变成个香芋,滚在香芋堆里,使人看不出,听不见,却暗暗地用分身法搬运,【庚辰侧批:可怕可畏】渐渐地就搬运尽了。岂不比直偷硬取的巧些?【庚辰双行夹批:果然巧,而且最毒。直偷者可防,此法不能防矣。可惜这样才情这样学术却只一耗耳】众耗听了,都道:“妙却妙,只是不知怎么个变法?你先变个让我们瞧瞧。”小耗听了,笑道:这个不难,等我变来。说毕,摇身一变,竟变了一个最标致美貌的小姐。众耗忙笑说:变错了,变错了。原说变果子的,如何变出小姐来?小耗现形笑道:“我说你们没见世面,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,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芋呢。”【庚辰双行夹批:前有“试才题对额”,故紧接此一篇无稽乱话,前无则可,此无则不可,盖前系宝玉之懒为者,此系宝玉不得不为者。世人诽谤无碍,奖誉不必】
耗子们悄悄地潜入一个堆积如山的粮食仓库,进行它们的偷粮行动。这些粮食被耗子们偷偷吃掉,导致仓库出现了明显的损耗。耗子们甚至化身为香芋,混入香芋堆中,悄无声息地将所有的香芋都搬走了。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收税官员,他们暗中将费用转移走,然后将这笔损耗归咎于耗子,声称是耗子糟蹋了粮食。因为官员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收上粮食,却编造了一个耗子糟蹋了多少粮食的谎言,以此为借口在原有的征收税费基础上增加所谓的鼠雀损耗费。最终,故事中的小耗子变成了盐课林老爷的千金小姐,点明了这个耗子故事实际上是在讲述火耗的事情,因为盐课林老爷正是属于税务官员的范畴。宝玉讲得这个故事,在《芦雪广即景联句》中,他和黛玉再次委婉提到;“煮芋成新赏,撒盐是旧谣。”作者要让我们着重关注了解耗子偷林盐课家香芋故事真实含义。
人口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,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障碍。那么,还有哪些因素会阻碍人口的发展呢?首先,天花病毒是一个巨大的威胁。这种由人类自身携带的天花病毒,曾经让无数的儿童死于其魔爪之下。巧姐就曾经出过天花,而在过去,一旦出天花,就几乎命悬一线,能够康复就算是度过了人生中最大的一道生死关口。除了天花,儿童还面临着另一个巨大的健康风险,中医称之为惊风,而西医则称之为小儿惊厥。巧姐也曾经患上了小儿惊厥。在那个年代,这个病也是儿童面临的第二大生死关卡,甚至可能导致终身残疾。在过去的年代,大部分儿童都是因为这两种疾病而夭折,书中也故意留下多个夭折小孩的名字。这两种病非常可怕的。它们是阻碍人口发展的最大障碍。
为了确保育龄妇女不会流失,以及防止家庭成员过少,清朝对出家为尼的年龄要求非常严格,不允许收留年幼的小女孩成为尼姑,而妇女想要出家也必须等到四十岁以后。对于不满三丁和十六岁就出家的情况,需要定罪。根据“例载,民闲子弟年在十六以上不准出家,礼部则例内载,尼僧一项不得遭受少年女徒,嗣后有年未四十出家者,地方官严行禁止。”可见,出家为僧必须在十六岁以下,而出家为尼则必须在四十岁,确保女孩子必须过了生育年龄才可以出家。
书中提到的庙宇大约有:葫芦庙、智通寺、铁槛寺、水月庵(俗名馒头庵)、牟尼院、玉皇庙、达摩庵、清虚观、栊翠庵、玄墓蟠香寺、水仙庵、玄真观、地藏庵、天齐庙、散花寺、元帝庙、桃花庙。这些寺庙中如果都有出家人,尤其是那些处于育龄的青年男女,他们对人口繁衍肯定会产生影响。因此,对于那些长大了,已经知道男女之事的尼姑以及戏子,全部被解散。所谓的贾芹在寺庙里有不轨的事情,实际上是在叙述一个女孩长大后,了解了男女之事,最终因此引起了贾家高层的震怒,从而将他们遣散,让他们出去找人婚配生儿育女,这才是最终的目的。无论怎样说,最终让她们婚嫁的目的达到了。收养小尼姑本身就是违法行为,只是借用了需要服务贵妃的名头,才有了小尼姑的存在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小尼姑长大后同样必须被遣散,让她们各自寻找自己的伴侣去。
此外,作者还提出了两个对人口发展有阻碍的问题。其一,由于社会安定,生活变得富裕,男风开始盛行,在贾家学堂以及薛蟠等人中。这些男性对女性失去了兴趣,那么女性又如何能够生育孩子呢。其二,妒妇在贵族和富裕家庭中变得越来越普遍。例如王熙凤、夏金桂等,她们不允许自己的丈夫娶妾,自己又生不出孩子。贾琏仅有一个女儿,他为了生多几个孩子,所以就在外面偷偷养了尤二姐,可尤二姐已经有了身孕,结果被逼吞金自杀。酷爱男风的薛蟠改邪归正,娶了个妻子,可惜她不能怀孕。但小妾香菱却怀孕了,她也差点被夏金桂毒杀。因此,宝玉忧心忡忡,四处寻找治疗妒妇的良方,但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,哪里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。
《红楼梦》通过对贾家及其他家族人口问题的深刻描绘,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人口困境炒股融资融券,也提出了多种促进人口增长的方法。书中涉及的早婚、一夫多妻制、税制改革、宗教与社会风俗的调整等,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最终,这些措施和改革帮助清朝实现了人口的显著增长,从六千多万增至两亿多。《红楼梦》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,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和人口问题的重要文献。
发布于:福建省